你猜805
榜单刚将襄阳捧上“湖北第二”,2024年终数据就打了脸:宜昌GDP反超近90亿,网友直接开怼:这“第二”的宝座还没坐热呢!
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,一篇分析湖北城市格局的文章里,白纸黑字把襄阳列在“第二把交椅”,结果话音未落,2024年全年的经济数据就出来了。宜昌不仅在GDP总量上完成了对襄阳的超越,名义增速也高出一大截,达到了7.55%,而襄阳是4.44%。 这记“数据背刺”来得猝不及防,让不少为宜昌鸣不平的当地人瞬间炸了锅。
其实,宜昌和襄阳这两座省域副中心城市,就像一对常年掰手腕的兄弟,你追我赶了十多年。襄阳靠着汽车产业的底子,领先了近十年,但宜昌这几年靠着产业转型,从传统化工升级到新能源、新材料,势头相当猛,这次反超可以说是蓄谋已久。
有网友说:“睁着眼睛说瞎话,不管gdp总量还是人均、还是各项经济指标宜昌都超越了襄阳,何来的第二体是襄阳?”
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。数据一扒才发现,宜昌不光总量上来了,人均GDP更是个“隐形王者”,早在几年前就超过了省会武汉,稳坐全省第一的宝座。这下,不光是总量,连“民富”指标都被拉出来对比,场面就更尴尬了。
笔者认为:“宜昌,襄阳,荆州各管理九个县市,孝感只管七个县市。如果孝感不将广水,黄陂划去:同样是九县市的话。可以肯定的说大孝感县稳坐第二席。”
这种“想当年”的感慨也道出了不少小地方的心酸。历史上,孝感的版图确实要大得多,后来广水划给了随州,黄陂并进了武汉,地盘小了,经济总量自然受影响。 就像有人为荆州惋惜一样,曾经也是风光无限的大码头,结果在时代浪潮里慢了半拍,眼睁睁看着被别人超了车。
所以说,这城市排座次,到底是看谁的块头大,还是看谁家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实在?评论区里聊聊你的看法。
#晒图笔记大赛#
---


